桌椅之间的缝隙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好像生怕你能把腿伸进去,给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看一眼都嫌工程太小没得赚。
这几年外形审美倒是好些了,基本都是简约款,放在家里没那么突兀,但卡腿硌腿的毛病还是没什么长进。
眼瞅着高价入手,丢又不舍得丢,只能把底部部件卸掉,或是把桌腿垫高,研究怎么人为提升一下舒适度。
对于近视的朋友来说,人脸和梳妆台的镜子之间的距离,遥远得就像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阿基里斯,反反复复向镜子鞠躬,直到想化妆的心比尔滨-30°的积雪还冰。
中规中矩的经典款,收纳力也中规中矩,而当下流行的翻盖款,收纳力极度不足之外,收纳难度也是地狱级别的。
化妆品护肤品等物品的高度,都要按照桌子内部的高度“削足适履”,要么放平要么拿出去,否则盖子就会尴尬地卡在半空。
仔细想想,中国古代传统家具中,其实并没有梳妆台这一品类,只有小巧的妆匣,时期梳妆台才作为在西洋流行的舶来品,进入大众视野。
如今,梳妆台已成为商业视觉文化的一部分,却和本该注重的“实用性”渐行渐远。商家习惯于以“强绑定”的方式去描述它,刻意强化“化妆”和“梳妆台”之间的联想关系。
既然如此,我们不如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「梳妆角落」。麻烦是麻烦点,但使用感受绝对比成品梳妆柜要舒服。
打开思路,和其他现有的家具共享功能:餐桌、客厅茶几、阳台小桌、卧室飘窗......家里的任何角落,都可以成为你的“舞台”。
合上是全身镜,打开可以收纳化妆品、护肤品、刷子、香水、首饰等一系列物品,还有可收放的小台面,以及一面小镜子。镜柜主要是放使用频率高的东西,其他囤货则就近放进了斗柜里。
这类朋友对梳妆角落有着高需求,单次使用时长通常半小时起步,有时还会一边化妆护肤一边看剧看电影,主打一个悠哉悠哉,自然要花更多心思在挑选“硬件设备”上。
在桌子款式挑选方面,不用太过纠结。毕竟大部分基础款的书桌(电动升降桌更是降维打击),腿部活动空间的舒适度都能秒杀精致的梳妆台。
镜子优先建议买可自由移动的,上墙的固定款仅作为额外的补充。另外推荐可调节高度的款式,尤其是个子高或者上半身长的人,堪称颈椎拯救者。
千万别跟风把梳妆角落塞进衣帽间,照不到一点自然光不说,空间还闭塞压抑,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率先提出的糟糕设计,实用度0%。
另外也要仔细观察思考自己平时的使用流程,根据流程结合日常动线,才能选出家里最合理顺手不绕弯的位置。
主要的收纳品有化妆品、护肤品、常用工具、首饰、香水等。依据物品的特性进行分类收纳,比如易碎物品放在不容易被碰掉的地方、易氧化物品避光收纳、工具类放在易拿取的地方等。
习惯在桌旁化妆,在洗手间护肤的朋友,你们的“主战场”桌子就只需要收纳化妆品,护肤品统统转移到洗手间的“次战场”。
而习惯所有事情都在一个地方解决,“主战场”和“次战场”重叠的,就要预留出更多的收纳空间。少买鸡肋收纳盒,充分利用洞洞板、桌下小推车、桌子自带的收纳等。
如果把装修的过程比作一首诗歌,那人的需求便是提笔描绘的主角,家具则只是让居住空间更生动的修辞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