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金属家具定制:半岛彩票、半岛彩票官方、半岛彩票APP下载、不锈钢餐桌椅腿

半岛彩票: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:别的忙帮不上去给大家做拉面吧

  据甘肃和青海两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,截至12月20日9时,积石山6.2级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死亡,782人受伤;截至12月20日5时30分,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18人死亡,198人受伤,另有16人失联。

  甘肃省20日召开积石山6.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,会上通报,截至19日下午3:00,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,相关工作重点将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。

  见到马永强,是在兰州中川机场。他的身形有种西北男子的高大,利落的寸头,戴着口罩,普通话口音里带点西北腔的尾调。

  他想跟我们同车前行,目的地都是临夏州。他要回家,时间刚过19日晚7点,距离积石山县地震过去了19个小时。他家里土坯垒成的房屋墙壁有了裂缝,父母、妻子和分别7岁、10岁的两个孩子地震后在房子外的草垛熬到天亮。

  这本不是回家的日子,以往马永强平均每两年回家一次,今年秋天他已回来待了一个来多月。1982年,马永强出生在临夏州临夏县榆林乡全岭村,他的父母和村里其他年纪相仿的多数人一样,一辈子没出过远门,守着地里的小麦、玉米和圈里的牛、羊讨营生。村里的年轻一辈喜欢跑出去,14岁起马永强也开始往外跑,先是打工,后来做起了生意。

  留在原地的是老人、孩子和老房子。马永强说他家的房子已经盖了有二十多个年头,典型的旧时农村自建土房:土坯成就了房子的四维乃至房顶,只在屋顶铺了一层瓦片。

  马永强早就想着翻修,因为一下雨土房子就漏水,但这两年生意不景气,赔了些钱。说到这里,他的语气变得嗫嚅。2023年9月份,他归拢手里的钱,把屋顶的青灰色瓦片换成了大几倍的砖红色瓦片。他给我看手机里的照片:晴朗的蓝天下,砖红色的瓦片和土的外墙相映,带着油画般的恬静。没能大翻修,但也算有模有样,在日子晴好的时候。

  他告诉我,老家所在的村子有三十几户人家,大大小小的土包、山丘连成一片,立在村里村外,这样的地形也导致村民住得比较分散。村里能住水泥混凝土房子的没几家,条件好点的能住砖瓦盖的房子,但也不超过10户,多数人住的还是像他家一样的土房子。

  18日深夜,地震来了,土房子抗不住,马永强家里房子的墙面裂开长长的缝,宽度能塞下一块砖,家人不敢睡在屋里,院外的草垛成了容身之处。那是今年秋收的小麦秸秆搭起来的,入口处会掏个洞出来,“像隧道口这样”,马永强指着车窗比划着,那个洞平时放喂羊的碎草。在老家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度的夜里,妻子拨通了马永强的电线分”,他记得很清楚。了解情况后他赶忙买最早班的票,从浙江宁波飞回老家。

  19日白天,马永强正急着返乡,他的两个孩子如常去学校上课。两个孩子上的都是当地村小,老师评估后觉得可以开课。马永强也觉得考虑到可能的余震,在学校比在家里更好,“学校的房是政府盖的,3层楼,比家里条件好。”

  今年马永强靠双手开了两家兰州拉面店,自己管着一家,帮亲戚开了一家。“不知道后面怎么样。”讲完他又补充,“不干也没办法,害怕也没办法,跌倒了还得爬起来。”

  19日晚,赶往临夏的车上,马永强嘱咐睡在屋里的家人当心余震,不要睡太死。这是权宜之计,但他没想着服输,还是得咬咬牙,把房子给翻修了。马永强唯一的姐姐已经出嫁,按照当地传统风俗,照护年迈父母的责任落在他的肩上。家里种地或养羊的收成是相对固定的,更多的支出需要他在外面“靠双手”挣出来。

  ▲2023年12月20日凌晨,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家文化广场,救援力量仍在不断运输、装卸物资

  马永强的表哥马丁没离家太远“挣生活”,他在临夏州做兰州拉面的调味品生意,杭州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开兰州拉面店的有不少都从他这里进货。

  调料供应到哪里,马丁的步伐随之去到哪里。2022年春天,马丁开着货车去了上海,那是上海新冠疫情封控下急需物资的时候。

  19日晚,积石山县城的气温已是零下10℃左右,露天搭几张不锈钢桌子,排成两列,简易拉面店开始运转,马丁带着同事开始扯面、拉面、浇汤,白乎乎的热气在寒夜升腾。

  能)出力的出力。”出发前,马丁操着一口浓重的本地口音说,身后是堆成半人高的纸箱子,塑料袋包得鼓鼓囊囊,里面有馒头、面、水。他想着别的忙也许帮不上,那就去地震受灾地区吃不上热饭的地方,给大家做兰州拉面吧。

  寻常日子里,马丁和马永强更懂的,是如何做出一碗好拉面。为什么有些店的兰州拉面做得不好吃?“他们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一碗好拉面,只是不去做,”汤好不好和原料、调料有关系,马永强说他看不起以次充好的同行。

  19日深夜,马永强继续跟车回家,我下车换另一辆,从临夏往积石山县赶。刚过20日零时,车子开进肖家坪,离震中更近了,打着红蓝闪烁灯的救援车变多了,路也变得亮起来。路边个体经营的小卖部正开着门,水、电、通讯信号基本恢复正常。

  “坚持住,这边坚持住,”急促的语气响在20日凌晨0时30分的大河家镇解放军多个部队的集结地——一块原本空旷的场地,停了数十辆装载车,几顶已经支起,忙碌的军人在急切奔跑中互相鼓劲。

  需要“坚持”的是一把火。解放军某部接到命令,从兰州出发到大河家镇,19日晚7时50分到达后,此刻他们的任务是保障通信。

  众人的面前是一台应急通讯设备,用于部队间的通信保障。机器能正常运转的最低温度是8度,而此时这里的气温接近零下10度,士兵们在机器旁点起煤炉,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。

  “条件比较苦,不是最差,但已经很差。”谈到这次的救援,经历过无数次拉练的官兵表示,最大的困难是低温。低温不仅影响机器正常运转,很多战士的手长时间暴露在外作业被冻坏,也会影响操作的准确度。

  看着战士们点起火给机器加热,我感到脚下有震动,同行者的手机发出地震警报,显示此地发生3.6级地震。据国家地震台网消息,12月20日00:32:52,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3.4级地震。

  继续向前开,我们的车子在摇晃带来的颠簸中前进。很快,路过一座白石桥,桥下是黄河水,桥的另一边,就是青海省的地界了。据青海省应急厅统计,截至12月20日5时30分,地震已造成海东市18人遇难、198人受伤、16人失联。

  这次地震发生在午夜,当地农村老百姓休息得早,好多人已经熟睡,不管是跑出来还是被救出来,大家衣服都很单薄,而这里凌晨的温度在零下20度左右。甘肃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陆昭旭向《南方人物周刊》介绍,他是19日凌晨4点到达震区的,是最早一批进入震区的救援队。蓝天救援队的这一梯队有35人,主要展开搜救作业,对受伤群众进行医疗救助,帮助转运到卫生院。此后到达的第二梯队接到的是另一个命令,搭建帐篷,截至19日晚太阳落山前,他们在灾后安置点搭出了115顶帐篷。

  陆昭旭作为最早一批到达的救援参与者,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,去了多处灾情现场。据他介绍,积石山县目前受灾较严重的是大河家镇,镇上房屋看起来受损不严重,是和房屋结构有关系,多是近些年来新盖的,抗震能力好一些。而过去的土房子更容易发生垮塌。他19日早上去了一户人家,这户人家有新盖的砖房也有旧土房,砖房没垮塌,但旁边的土坯房全塌了。不幸的是地震发生时一家人并没住在砖房,也许是觉得屋子大了浪费取暖,一家人都睡在有火炕的小土房子里。

  五六块红砖横叠着码,压实绳子,牵引着军绿色的帐篷,几十顶帐篷密集地竖在一块空地,这里是陈家村灾后安置点。就在空地外围,数条十几公分的裂缝交错在砖地上,显示着这里刚刚发生过的灾情。

  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,步履匆忙,跟在她身后的是位戴着黑色帽子的老太太。年轻母亲告诉我老人是她的婆婆,她们正在一顶顶相似的帐篷里找自己的“家”。前一天地震,家里的墙裂了,她带着孩子和老人,不敢回去。

  绕了半个圈,祖孙三人钻进一顶帐篷。帐篷里,十几个人或坐或躺在地上,身上盖的底下铺的都是大花被褥,他们全是陈家村的居民。

  两个煤炉正把炭火烧得通红,连带帐篷也被衬得热烘烘。一个脸蛋带点高原红的小女孩,围着煤炉转,几次差点把门帘勾到炭火上,她的头发有点乱,发丝黏在稚嫩的脸庞上,显然来不及打理。

  水泥或混凝土)的房子最牢固,然后是砖瓦,最不牢固的是土坯,”这是李东的总结,他掏出手机给我看,他们家的瓦房塌了,更牢固的房子相对较好,只是有裂缝。家里的羊圈塌了一个,一家人把羊赶到另一个圈里去。

  李东今年19岁,是这顶帐篷里最年轻的成年男性,他在本地做厨师,计划回来休息一两天,赶上地震,准时回去上班是不可能了。

  20日凌晨1时36分,帐篷外的郑清撕开一桶泡面,稳稳浇进开水,等着泡好填肚子。郑清家住的是2019年建成的混凝土浇房,算是村子里相对牢固的,但不知怎么的,房子“震出”了裂缝,人不能住了。他是震后白天才回来的,听说“家里出事了”。吞了几口泡面后他语气缓慢地告诉我,“表哥没了。”郑清垂下头,后背微微抽动,手里的面冷了好一会儿,没动一口。我拍了拍他的背,一时语塞。

  帐篷更外围,还在忙碌的是从临夏州赶过来的一支部队,他们是19日傍晚到的附近另一个村。一名战士告诉《南方人物周刊》记者,到达的时候一些救护车正在往外开,重伤员被拉走,轻伤员有的随卫生队在安置点。很快,部队接到命令来到陈家村,发现这里的土房、砖瓦房受损情况更严重。深夜,当地受灾群众被安置在帐篷里,帐篷外战士们仍在忙碌,有人在站岗,有人在继续搬运物资。

  蓝天救援队的第三梯队也到了,队员张俊介绍,他们是19日晚12点左右到陈家村附近的。第三梯队主要转运的是棉衣、方便面等生活补给物资。

  甘肃省12月20日召开积石山6.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,会上通报截至19日下午3:00,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,相关工作重点将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。